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第二届全国翻译学博士论坛有感

时间:2006-06-08浏览:5305设置

   4月28日至30日,我院英语系2004级研究生吕小磊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翻译学博士论坛。该论坛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中国翻译》编辑部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高校的20多位翻译学博士生导师及近百位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我院学生吕小磊目前正在进行翻译学科口译方向的论文写作,带着兴趣与问题,赴广东进行了学习交流,并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指导。回沪后,她就参与此次论坛的收获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写下了长达八千字的论坛有感,得到了广外大高翻学院副院长穆雷教授的好评,并发表在其学院网站上。

                                                  第二届全国翻译学博士论坛有感

   4月28日至3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翻译学博士论坛。我只是在校的硕士研究生,而且入学专业是语言学,所学的也大都是语言学类的课程,在学期间读的比较多的是有关心理语言学和口译方向的书籍,与“翻译学”“博士”都有很大一段距离,因此去之前一直很忐忑不安。但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和穆雷老师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可以与国内翻译学研究的学者、导师近距离接触、交流、学习。虽然我算不上这次论坛的“合格代表”,但是恰恰是我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身份,可以让我站在另一个角度,即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一些问题。
1、开幕式及主题发言
   此次会议为期两天,时间上安排的非常紧凑。29日上午是大会的开幕式和主题发言。开幕式由穆雷教授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致开幕词,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秘书长姜永刚致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仲伟合致欢迎词,中山大学翻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东风代表来宾致词。从以上致词中我了解到:我国翻译学建设发展起步较晚,十多年前才开展招收翻译学博士生。目前中国大陆有二十多所高校设立了翻译学博士点,有100多名在读博士生。同时,广外、复旦和河北师范大学开始试点招收翻译学本科学生,表明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在我国已基本形成。王东风教授在其代表来宾致词中指出, 翻译学未来发展走势必定是跨学科的,要将翻译学的跨学科的研究更加专业化与细分化。因此他提出中山大学将率先在今年的12月份主办“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讨会”。

开幕式之后是由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翻译》编辑部主任杨平女士主持的大会主题发言。主题发言的发言人及发言题目如下:
王宁   (清华大学)       SSCI和A&HCI 检索刊物评价及写作策略
谢天振 (上海外国语大学)  理论意识与译学研究?? 学位论文写作的三个基本意识
孙艺风 (香港岭南大学)   拓展译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
穆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术规范与译学研究
    王宁教授介绍了世界三大刊物检索系统并当场进行了网络演示。作为中国人文学科在世界刊物检索系统之中发表论文最多的学者之一,王宁教授很早就注意到中国人文学科若想提高在世界上的地位,必须重视并充分利用国际检索系统的作用;其视角和远见令人佩服。
    谢天振教授针对翻译学学科建设中来自内外两方面的置疑,即我们是否需要专门的翻译学理论人才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他提出在确立翻译学学科意识的基础上,学位论文写作的三个基本意识:问题意识,理论意识和创新意识,并用实例加以生动说明。学位论文写作首先要具备问题意识,切勿贪大求全,要学会“小题大作”;现在的一些博士生往往混淆学术专著与学位论文,这是没有问题意识的表现;课题史研究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因为这能够帮助回答“问题从何而来”。写作学位论文其次要具备理论意识。缺乏理论意识的学位论文往往会流于对文献材料的梳理和对文本、事件等的印象叙述,很难有新的发现和论述。第三是创新意识。学位论文的基本价值在于创新,但创新不等于标新立异;创新来源于“对资料的详尽占有和认真研读、与导师、同学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以及独立的潜心思考和感悟”。我觉得谢教授的这个发言非常及时和有针对性,反映出了现在学位论文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下午参加分组模拟答辩的不少论文也显示出了谢教授指出的这些问题,令我很有感触,我在下文中将进一步提到。
    来自香港岭南大学的孙艺风教授儒雅而幽默的发言风格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翻译研究的生存空间并不是很大,对其发展持不乐观的态度。他对翻译学科发展的忧虑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其现如今的发展迅猛而强劲,另一方面是与之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研究方法论的单一。他举例说,现在写翻译学论文必谈“多元系统理论”,难道就没有别的理论了么? 与王东风教授的观点一致,孙艺风教授也提出了翻译学需要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他认为跨学科是从不同的角度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翻译学提供一个研究场(site), 从而达到影响其他学科的目的。跨学科必然要求大量的阅读。针对这个问题,孙艺风教授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奶牛理论”:在喂奶牛吃饲料而产奶的过程中,并非喂的饲料越多奶牛就产奶越多,而是喂饲料到达一定程度有一个产奶的最佳值,超过这个程度,多喂的饲料也不会多产奶,因此就是浪费。这个比喻其实就是想表明他对于跨学科研究中知识射猎的态度,即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达到研究者自己研究所需的知识理解就可以止住,回到自身的研究课题上来,否则过分的深入对本身的研究课题没有好处,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奶牛理论”一方面是对学者的一种提醒;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香港人务实和高效率的的处事态度。对于博士生的培养与论文的写作,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论文要有挑战性,重在有‘focus’ ,即要解决什么问题;而现在的博士生搞不清楚研究论文与教材的区别,“研究论文是给同行看的,而教材是给本科生看的”。 因此导致论文没有focus,论文结束的地方其实恰恰是真正的‘point of departure’ 。最后,孙艺风教授谈到了研究态度的问题。不少学生没有端正的学术心理和研究态度,bibliography 不是太短,就是太长,有拷贝之嫌。对于论文中出现的jargon 也没有规范的解释和统一的运用,从而严重破坏了“学术生态”。其形象的比喻逗乐了全场。
    穆雷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学术规范与译学研究”。首先她分析指出翻译实践者和高等院校的外语学者是反对翻译学的主要两股阻力。翻译实践者反对的理由是“翻译可以无师自通”、“翻译理论无用”;“翻译实践与研究不是正经学问”是来自高等院校的反对者的传统偏见,他们还认为“翻译研究论著多不像学术研究”。穆雷老师指出,这是翻译研究自身的弱点。翻译研究存在方法论方面的意识,长期以来方法论的意识培养不够。“在二十多年的翻译研究中,严谨的实证研究为数不多,严格按照其他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演绎法、实验法、追因法、比较法、统计法等等)操作的翻译研究也数量有限”。对于定性研究,穆雷教授指出:“翻译中的定性研究主要体现在翻译教学研究、翻译史研究和文本分析研究中;伴随着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定性研究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体现其优势,帮助解决‘何为译’,‘为何译’,‘译为何’等涉及关于翻译全貌的问题。”同时,由于认识不足、操作复杂以及定性研究的冲击等原因,定量研究也未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中。

2、分组模拟答辩
    下午,参加论坛的导师与学生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分为四组进行模拟答辩。较之大会宣读论文的形式,模拟答辩使学生和专家学者更一步近距离接触,增加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具及时性和针对性。四个分组分别是:学科理论探讨组、翻译研究学派组、语言学翻译研究组和文学翻译研究组。本次论坛有关口译的论文都被归在语言学翻译研究组里,因此我选择了第三组。
    令人兴奋的是,参加这一组讨论的导师都赫赫有名。有广外高翻的仲伟合院长、香港中文大学的李德凤教授、上外的梅德明和柴明颍教授,而之前未出现在会议手册专家名单中的刘和平教授也意外的出现在了现场。
模拟答辩的形式是每人用十五分钟的时间陈述各自的论文大纲,然后由各位导师针对论文的结构、内容等各方面提出问题和建议供作者回答或者考虑。这个小组中发言的二十多个博士生中有一半陈述的是博士论文计划,另外一半则提交的是小论文而非学位论文。其中,涉及到口译和翻译培训的文章有以下四篇:
    论翻译学课程培养模式中的学术导向和职业导向??以英国大学的翻译教学为例(陈浪  上外高翻)
    会议口译培训质量管理初探 (高彬  上外高翻)
    世界各地高校翻译系和研究机构口译办学层次、招生、毕业和期中考核情况调查 (张吉良  上外高翻)
    认知、记忆、口译??口译记忆研究综述 (张威 北外)
接下来,我将就其中与我论文有一些关联的三篇文章的摘要和导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试图得到一些启示,有助于自己的论文写作。

(1) 论翻译学课程培养模式中的学术导向和职业导向??以英国大学的翻译教学为例

摘要:本文调查了欧洲大学翻译专业课程学位设置的现状,分析其主要课程设置模式特点,并从学科建设角度探讨了翻译教学培养中如何处理学术导向和职业导向之间张力的问题。文章在借鉴和反思国外翻译教学发展得失的基础上,针对国内目前翻译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作者的陈述,我了解到她主要是运用网络访问的方式,考察了英国开设翻译课程教学的大学情况(初定题为“欧洲”,后发现题目太大,故改为“英国”。)调查发现,英国大学翻译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职业导向型、学术导向型、技能研究并行型和混杂型。通过调查所取得的数据,作者认为英国大学翻译教学面向社会需求,定位比较明确,培养模式灵活,职业培训学术性、合法性增强;教学定位明确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并由得出:英国多层次多类型的翻译教学对我国的翻译教学有较强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我国翻译教学的学位培养目标要明确,培养模式要多元化,职业导向和学术导向并重,并提供多渠道的课程设置选择等。
梅德明老师指出:① 高级翻译学院是否该改名为“高级职业学院”?高等院校研究生层次是否真的应该为适应市场而采取完全职业培训?究竟是培训“匠”还是“师”?究竟是“练嘴”还是“练大脑”?研究生的学术身份和学科地位如何去哪里了?
李德凤老师指出:①作者通过调查得出结论:英国翻译教学职业导向和学术导向并重。但是即使不作这个调查,我们也知道这个结果,并且香港的翻译教学一直是这样坚持的。②作者认为英国的翻译教学定位明确,很“成功”,为什么“成功”?③作者提到的根据社会需求定位教学,那么“社会需求”从何而来?对“需求”本身有没有调查?如英国翻译教学过去几年有很大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看到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很多大学的英汉双向翻译课程,其学生主要来自于中港台,而事实上,在英国本土并没有那么大的对中英语对的社会需求。作者还需考虑 “语对”的问题 。
刘和平老师指出:作者文中提到的“教学定位明确”,是根据市场而言的。但是却没有考虑到作为教学三要素之一的“学生”这个因素。教学没有谈到“学生”如何定位? 

(2)会议口译培训质量管理初探

摘要:(……)质量是培训项目的生命线(……)是培训的各个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作者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甚是培训的各个环节,提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教学管理的方法。

    刘和平老师指出:可变参数(人是动态的)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仅仅谈中期考核是不够的。质量管理是一个全程概念,入口、各阶段、中期检查、出口甚至是“售后”是一整个过程,不受培养期限等因素的限制而客观存在。
梅德明老师指出:文章学术性不强,前一篇是讲如何培养“匠”,这一篇是讲如何培养“厂长”。没有考虑到学员的不可预测性和短期培训的局限性。

(3)世界各地高校翻译系和研究机构口译办学层次、招生、毕业和期中考核情况调查

摘要:(应与内容不符,故略)

    作者首先提出口译专业培训应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由此限定了调查范围。通过对24个国家的61所开设degree program的高等院校的办学层次、招生、毕业和中期考核的调查,作者结论:要严格把好口译教学招生关,可考虑从翻译专业毕业生中招收口译新生,以及提倡职业译员参与口译教学等。
李德凤老师指出:①ACCI training committee 规定,口译教学必须在研究生层次开展,具体可参考其说明。欧洲有其区域特点,我们还要反思具体情况。②大家在谈国外成功的例子时要慎重,如大家都谈香港,但香港的口译员培训并不是很成功:学校缺乏师资,学生去向大多是进入政府传译部门,而究其教育背景,都是以前英国体制下的vocational training,而非真正的大学。
    刘和平老师指出:①欧洲情况:培训之前必须在境外生活十二至十八个月。②作者提到从笔译系中招生口译学生,这只是一个现在普遍的情况,应思考回答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原则和标准又是什么。③欧洲趋势:严格控制招收语言生,法律、经济及理工科学生都很受欢迎。论文材料把握较全面,但提炼上还需更进一步。
梅德明老师指出:①全球调查一定要考虑其区域特点。欧洲各国间的语言差别不是很大,因此一些模式在中国不能套用。中国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国家,在国外做的好的未必在中国也做的好(如戴惠萍)。调查最终要落实在中国,看模式在中国能不能行得通。②同意本科培养复合型人才,研究生层次培养高端口译人才。本科应该四年两地交叉培养,再进入高翻,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

论文的陈述尤其是导师的提问与建议令我受益匪浅。我重新对毕业论文的构想进行了思考,发现了一些问题,也获得了一些启示。
(1) 我的论文选题与第三篇文章有一些重复。但显然他的调查范围更广更全面,作的是穷尽性罗列;而我原来的计划是选取各地有代表性的培训机构进行相互比较。在材料的广度上与之相比不够,但可以试图从深度上弥补。我现在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培训机构而不是同地区别的其他学校,选择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对于原来take it for granted 的事情,现在我意识到在论文中需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如:不能仅得出结论“办学成功”,需要证明为何“成功”;不能仅说“满足社会需求”,要解释“什么需求”“需求从何而来”;不能仅建议“从笔译系中招收口译学生”,要给出这样做的根据,等等。
(2) 如何处理翻译实务与研究的关系。我的文章是针对翻译实务的培训,但是作为研究性的大学,理论研究占重要甚至主要地位,实务似乎是一个很边缘化的部分。例如同样是来自于上外的梅德明老师,对于上外高翻学院的纯职业导向培训也存在置疑。我的论文中是否需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3) 通过反复思考导师们在陈述时提出的一些问题,我最大的感触是论文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上提到的论文和我自己的论文类似,都是对现象的调查、分析与取得结果。用梅德明老师老师的话来说,学术性不强。因此我现在面临的是如何从深度上提到我的论文。

3.几点感想
通过聆听专家学者的发言与指导,我深受启发。同时,我也结合论坛上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反思。
(1)迫切需要强调方法论的作用,开设有关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方法的课程,并设法使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
在大会主题发言中,谢天振教授、孙艺风教授和穆雷教授都不约而同的谈到了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聆听模拟答辩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即发表论文的博士或者博士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会写论文”。无论是在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中,这个问题都普遍存在。我想这就是前文谢天振教授提到的缺乏“学位论文写作的三个基本意识:问题意识,理论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孙艺风教授提到的混淆“学术论文和教材的区别”。
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客观原因是教学忽略了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即使开设了,教学并没有到位,学生没有认识到其对于整个毕业论文写作和科研的基础性作用。我们系在研一开设了一门方法论的课程,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虽然一些基本的方法与技巧有所涉及,但大都点到为止,各部分比较孤立,缺乏整体性和针对性,所以上过以后印象不深,当然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作用也不是很明显。主观原因我想引用谢天振教授的“学位论文写作的三个基本意识”:缺乏问题意识,贪大求全,混淆了学术专著与学位论文,不知问题“从何而来”;缺乏理论意识,因此论文流于对文献材料的梳理和对文本、事件等的印象叙述,很难有新的发现和论述;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学位论文缺乏价值。我发现这次很多论文在做完全面详尽的文献综述后就嘎然而止了,论文结束的地方其实恰恰是真正的‘point of departure’(孙艺风教授语)。
因此,我认为我们迫切需要一门有关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方法的课程,且应给予其绝对的重视,这也许比多开设一门专业课更有意义。
顺便提一下,这次的presentation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即陈述人抓不住重点,不知道怎么做presentation,不知道如何在短时间内将论文的主要结构和核心内容表达出来。以至于广外高翻仲伟合院长说“在各位做presentation之前,我们要先做一个教授presentation skills的presentation。”这其实也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无论对于陈述小论文,论文答辩还是今后的工作都有很积极的意义。
(2) 明确理论研究的意义,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只有在思想上彻底接受,才有望顺利开展研究。
谢天振教授认为,由于缺乏理论意识,论文流于对文献材料的梳理和对文本、事件等的印象叙述,很难有新的发现和论述。我也感到理论研究首先要有理论意识,要明确理论研究的意义。我问一些学翻译的同学,翻译理论到底是什么?她们的回答是,翻译理论是没用的。翻译理论的作用以及翻译学建立的必要性这样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很久,也无需再多言。但作为研究生,如果自身都没有明确理论研究的意义,就一头扎进所谓的理论研究中,未免有些可笑。我想,要改善这个情况,就需要老师的教导与疏通,老师并不一定给予讲授理论,先让同学明白理论研究的价值、作用、方法等,似乎比单纯的讲授某个理论更有必要。只有思想上彻底接受了理论的地位,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理论意识的培养和理论研究的开展。
(3) 开设具有同济特色的口译培训,服务于区别于上外的口译市场。
这是我非常个人的一个想法。作为一个学语言的学生,我深感越学越弱,越学越没有自信。语言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思路僵硬,知识面狭窄,以及创造力的缺乏。而且随着越往上读,情况越严重。到了毕业时,就出现了信心严重不足,前途未卜的局面。相反,一些别的专业的优秀学生,如果英语也很好的话,就踌躇满志,前途一片光明。造成这样的局面,与语言专业本身的局限性而导致的教学的单一性有很大关系。
    刘和平教授提到,欧洲大学的口译培训已经严格控制招收语言学生;柴明颍教授也说,上外高翻第一届会议口译毕业生中,反馈最好的是一个高中毕业于杭州外国语学校,本科就读于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由此可见,口译不仅不再是语言类学生的专利,而且在经过系统的培训之后,语言类学生越发显示出其自身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梅德明教授提出了他认为比较合理的一个培训模式,即本科阶段两地培养复合型人才,研究生阶段培养专业高层次人才。具体的做法是:本科翻译专业学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其他学科结合,采用一年国内、一年国外的交叉学习,从而学生既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充分了解两国国情与文化,这样才有可能成为比较合格的翻译。而到了研究生阶段,再进行口译或者学术的专门性培养与发展。
    会议口译不同于一般的联络口译,会议口译往往对会议专业知识的要求比较高,而这一点,恰恰是语言类学生先天性的不足。另外,在上海地区,面对上外高翻这样具有很高社会影响力和很强教学科研实力的高校,同济外国语相应显得比较孤立和弱小。但同济外国语可以考虑另辟蹊径,走一条与上外不同的道路,必然也会赢得一部分对口的市场。(当然,我这里不讨论同济是否具备开设口译培训的条件与愿望,我只是假设如果同济开设口译培训的话)我考虑同济可以从优势学科,如土木、建筑、交通、海洋等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班学生生中选拔参加研究生层次的口译培训(也可以借鉴类似德语强化班的做法,即本科阶段用一年的时间专门培训)。这样的学生具有专业知识和口译技巧,同时同济的这些学科强大的优势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只有开展具有同济特色的口译培训,才能在一些专门的领域发挥同济口译毕业生的优势,创出同济特色的口译品牌。这样的话,学生在就业时比较有针对性,既可以在专业领域树立良好口碑,也避免了与上外高翻口译毕业生的正面竞争。如此的培训模式在数量和范围上虽不占优势,但发展一定时期后,必然可以在一些特定的专业领域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学院培训也应此可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经过这次论坛,我对翻译学研究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果以后还有类似的机会(或者我们同济自己办会议),我定会准备的更充分,更主动,更有自信的。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